他最新执导并主演的一部电影《赎梦》,8月23日在内地上映不仅扑了,而且扑得悄无声息。
其实,电影《赎梦》今年3月在香港上映时,票房还算不错。
在香港上映首日获得了60万港元票房的好成绩,拿下了单日票房冠军,还一度获得香港地区最受欢迎的电影第一名的好成绩。
也许是不同地区的宣发策略和观众口味不同,《赎梦》在内地刚一上映就出师不利。
口碑平平,票房更是凄惨。
上映两天,首日票房破了百万,第二天票房就不到百万了,明明8月23日才在内地上映,结果排片已经落到了上映1个多月的《F1:狂飙飞车》和《戏台》之后。
这说明,电影院方面都不看好这部电影,连排片都惨到了几乎没有存在感,估计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,张家辉的一部新片刚刚上映了。
目前有平台预测《赎梦》内地票房仅700余万,这点钱恐怕还不够张家辉自己的片酬。
这部电影《赎梦》,其实是张家辉再次追梦的一部作品。
这不仅是张家辉主演的电影,还是张家辉担任导演的作品,也是他执导的第四部电影。
这部电影是一个惊悚题材,在内地电影的海报上,专门提示了“未满16岁谨慎观看”。
演员阵容还是算不错的,除了张家辉,还有这几年人气上升、在《九龙城寨之围城》扮演信一的刘俊谦,资深女星陈法拉,以及在《周处除三害》里扮演狠角色“香港仔”的袁富华。
甚至,刘德华也给足张家辉面子,在电影中客串了一个神秘角色。
据张家辉自己介绍,这个角色拥有进入他人梦境的能力,但这个角色和主线剧情关联性不大,他考虑如果要拍第二部,刘德华客串的这个角色,可能会从他这个角色展开。
故事讲述:落魄夜班司机蔡辛强(张家辉 饰)意外结识了心理医生文思豪(刘俊谦 饰),然而在看似诊疗的表面底下,却似乎暗藏着二人相互窥心探秘的审视,目光交锋间,心魔呼之欲出……一场离奇车祸,一桩灭门惨案,诡异幻影不断重现,惊悚氛围下,直指灵魂叩问:你敢直面内心的恐惧吗?
之前为了这部电影,张家辉亲力亲为卖力宣传,想出了各种“花招”。
今年5月,有人曾在网上晒出所谓“在地铁里睡着的张家辉”,照片中,张家辉搭乘地铁似乎睡着了,手里还拿着一个塑料袋。
但其实,这是张家辉以自己在《赎梦》中的角色造型,为自己执导并主演的电影《赎梦》所做的宣传。
甚至,之后张家辉还以自己在片中的人物角色造型,拉上女主角的扮演者陈法拉一起,在今年金像奖的颁奖典礼上继续角色扮演,上台“发疯”,引发关注,就是为了让大家关注到他的电影《赎梦》。
这次《赎梦》8月23日在内地上映,张家辉又在社交账号上开启了宣传模式,说自己和角色在电影院等大家。
可能有人不知道,张家辉虽然早已拿下多个影帝头衔,演技备受认可,但他始终有个导演梦。
哪怕60岁了,这个梦,他还是没有放弃,而且执导的始终是一种类型的电影。
张家辉执导的四部电影,全部都是非主流,惊悚的类型。
他的前两部电影均是恐怖惊悚影片,2018年上映的《低压槽:欲望之城》看上去是犯罪悬疑片,其实也是一部导演个人风格极其强烈的非主流影片。
《低压槽》是身为导演的张家辉第一部在内地上映的电影,当年上映后,观众发现片中的张家辉和以往大家所熟悉的他判若两人,导致很多人无法接受,差评一片,如今评分仅有4.4分。
不少人不能理解张家辉为什么戏演得好好的,偏偏要跑去当导演,当时还有网友发出灵魂拷问:
“为什么演员歌手主持人都一个导演梦,影帝也hold不住呀……”
但张家辉不在乎,他的导演梦从未熄灭。
最新的这部《赎梦》,从编剧、导演,主演,张家辉全程参与,风格是犯罪、惊悚、恐怖于一体。
对于《赎梦》,导演张家辉有自己的导演思路,他在接受采访时坦言,自己希望拍成一部没有鬼的鬼片,想拍成“心中有鬼”的状态。
从一开始,张家辉就对自己执导的《赎梦》,宣传非常卖力。
除了前面提到的角色扮演式宣传,张家辉还特别为自己执导的这部电影《赎梦》主唱了主题曲《永远的失眠》,不少人纷纷感慨:张导,真的好拼啊。
去年,张家辉还带着这部电影跑了不少电影节,包括德国的、法国的、英国的、意大利的、韩国的、马来西亚的,足足参加了7个国际电影节。
张家辉去年10月还凭借该片获得了英国曼彻斯特Grimmfest电影节“最佳导演奖”,他自己激动地把新闻稿都发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了,文中提到:“他们形容《赎梦》为一部致幻的心理电影,赞扬家辉不仅是编剧及导演,亦在电影中兼任主角。”
作为演员的张家辉,他的演技早已经有目共睹,但作为导演的张家辉,还在追梦的路上。
当演员只需要顾好自己,当导演必须要顾好整部电影的一切,需要掌控的不仅是电影作品本身,还需要懂市场,懂宣发,懂观众。
目前看来,张家辉的理想和现实,还是有一定差距的。
但可贵的是,身为影帝的他60岁了还敢追梦,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导演梦,也是很不容易了。
希望还能看到张家辉,第五次当导演。